隨著跨境電商的興起,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了另一種購買海外商品的途徑,通過互聯網檢索海外商品信息,隨時都能在境外購物網站上下單,由海外購物網站通過國際快遞發貨,或是由轉運公司代收貨物再轉寄回國內,坐在家里就能買到海外的產品。利用跨境電商,“海淘客”們一方面不想在國內專柜購買價格昂貴的進口商品,另一方面又想擁有高品質的生活,更重要的一點是對國內商品質量的不信任,這促使人們紛紛轉向海淘。
《2014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顯示:2014年全年“海淘”支出超過15億美元。受國內網絡購物活動影響以及在某些西方國家節日時間進行打折促銷活動中,我國個人跨境網購支出在此期間表現尤為活躍,尤其在11月、12月海淘支出連續超過2億美元。隨著境外大型零售網站與我國支付機構的對接,2014年跨境網購支出金額逐月增長,海淘客不斷增多,坐在家里就可以“拯救”全球消費市場。
海淘現象跟中國制造業出現的危機或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年因為中國游客境外掃貨而導致物品脫銷、斷貨的聲音不絕于耳。日本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大陸游客赴日總數超過了240萬人次,較上一年度增加了83%,增長了近百萬人,達到歷史新高,而且每人平均消費7000余元,比其他外國人高近3000元。中國人的消費能力世界人民有目共睹,恰有一種把國外的水和空氣也搬到國內的架勢。
據美國quartz新聞網站報道,2015年春節期間,許多中國游客赴日瘋搶“智能馬桶蓋”,拿回家后卻發現不少產品實為中國生產。這是中國制造的尷尬處境,就連國外的一些網民也調戲“中國制造”不行,但出門購買“Made in China”的商品已經越來越多。因為即使是中國制造,中國游客也多認為在國外買到的產品,質量更加讓人放心。
一位杭州的王先生在網上發布了一則微博稱,其在旅游時發現,日本大阪銷售的一款智能馬桶蓋產地竟然是杭州下沙,不由得發表感慨“兜了一大圈,買到的居然是自家門前生產的東西,名副其實地當了一次‘搬運工’”。而事實上,中國人蜂擁日本購買的馬桶蓋一點也不便宜,售價在2000元人民幣左右,比國內的高出一大截。在談到中國對外依存度過高時一位領導人曾經幽默地說:“現在中國人買什么,什么就貴;中國人賣什么,什么就便宜?!庇腥苏f:中國游客是“會走路的錢包”,在海外,因為購買力驚人,中國游客成了“土豪”的象征。如今,跨境電商的興起將對中國制造產生深遠影響。如果中國的中產階級連“吃喝拉撒睡”的各種生活用品都用海淘從海外購買,中國的制造業將進一步空心化,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也將面臨一場改變。
下一個主題: 本月起,含摩托車在內14類商品關稅減半
上一個主題: 摩托車上高速的那點事